新闻 >>
 
位置:农村致富经 >> 新闻 >> 创业故事 >> 浏览文章

[致富经]郑宏明养生蚝年赚百万

2011年07月06日 来源:中药材天地网 作者:致富经
内容摘要:

[致富经]虾哥生财有妙招(20110705)视频转自:CCTV7央视七套致富经官网

村民所说的虾哥叫郑宏明。虽然他拥有一艘价值500万的豪华渔船,和80多个成本1600多万的蚝排。但在村民眼里,似乎只有那辆26寸的永久牌自行车才
 

[致富经]虾哥生财有妙招(20110705)视频转自:CCTV7央视七套致富经官网

村民所说的虾哥叫郑宏明。虽然他拥有一艘价值500万的豪华渔船,和80多个成本1600多万的蚝排。但在村民眼里,似乎只有那辆26寸的永久牌自行车才是他的标志。

2011年6月5日,记者到广西钦州采访郑宏明,尽管有了之前村民们的介绍,但是,当龙门港镇镇长邓良峰带着我们找到郑宏明时,他给我们的第一印象还是出乎了我们的意料。

郑宏明:这几天收蚝。怎么样,一天有空就做工。我现在拿点塑料袋给工人,马上就来。

记者:你好,这是郑总,养蚝的专家。

记者:怎么那么忙啊?

郑宏明:很快。

郑宏明是龙门港镇出了名的“大忙人”,最忙的时候,郑宏明说,连续半个月,每天只睡一小时。

郑宏明:不睡觉好几年,那个时候好累,走路不是从这个门口走出去的,头晕晕就这样,从这里走出去,结果不是,他从这里走出去撞墙,撞那个墙,头重重的,脚不知道怎么搞的,很容易产生那个幻觉。

虽然忙到这个份上,但是,郑宏明丝毫不敢松懈,因为现在是养蚝和收蚝季节,从放养、收获到加工、销售,环环相扣,每一步都不能脱节,不然,天气一旦有变化,就会影响到今明两年的收成。他说,现在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郑宏明:不敢睡,真的不敢睡,现在人家说是枕戈待旦,我就是闻鸡起舞。

在连续加工了几个晚上的蚝干后,郑宏明就着手做一件对他和养殖户来说最重要的一件事,派人带一车蚝干,到广东进行“火力侦察”。

廖崇兴:你常说的,你办事我放心,这句话长放在你嘴边的。

郑宏明:但是要在战略上要藐视敌人,战术上要重视敌人,不要忘记了。搞一个火力侦察,这个时间很关键,好像打仗一样,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这次的“火力侦察”,将决定他今年蚝干和鲜蚝的销售比例。在等待前方消息的同时,郑宏明依旧忙碌着指挥各环节的进展情况。这个钦州生蚝养殖业的领军人物,曾经用一个小小的创新,使他的财富在三年之内,从原来的30多万陡增到500万。影响了广西、广东、福建的养蚝业。连日本和文莱的专家都来向他请教。他还让小时候的一个生存技能火遍了大江南北,改变了生蚝销售结构。他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这一切还得从他在广东人餐桌上发现的一道菜说起。

1992年,郑宏明到广东办事,广东的朋友邀请他一起去喝喜酒。就是这顿喜酒,让郑宏明找到了一个商机。

郑宏明:叫他小孩带我去吃饭,我说不用了,不用去浪费钱,在家里就行了,他说去啊怎么不去啊他说,好事发财啊。

原来,蚝干在广东也叫蚝豉,广东很多地方逢年过节办喜事,都喜欢把蚝干和发菜做成一道菜,取谐音为好事发财,图个好彩头。

郑宏明的老家,一直有养蚝做蚝干的传统。郑宏明想如果能把家乡的蚝干卖到广东,肯定能挣不少钱。

1993年,郑宏明辞去钦州市水产公司的工作,承包了200多亩的滩涂养蚝。

记者:这一片你有多少亩养蚝?

郑宏明:这个大概是200多亩。

虽然这200亩滩涂现在已经成了郑宏明繁育蚝苗的地方,可在当时,龙门港的人都是把水泥柱插在滩涂上,在水泥柱上养蚝,这种养蚝方式在钦州养蚝业有重要地位。

郑宏明:开始下去养的时候,一下子不知道养了这么多,一根算它10块钱,10根100块钱,100根1000块钱是这样,1万根就是10万啦,10万不是100万这样算,异想天开这样算。

这200亩滩涂至少能插20万根水泥柱,这等于每年把200万元装进了口袋。1993年,郑宏明投资20多万,把水泥立柱插满了这片滩涂。然而,到了年底,郑宏明发现,事实与他所期望的竟然是天差地别。

郑宏明:投入这么多钱下去,花了这么多功夫,那时候都想可能也有很多的收入,但是到最后还是收入很不理想,有时候亏本。

郑宏明:有亏本的时候讲一句不好听的就是种下龙种,收入跳蚤这么小的东西。

一连几年,郑宏明都没赚到钱,有时候甚至亏本,这让他越发想不通,明明有市场有需求,也养出了生蚝,可为什么还赚不到钱呢?这还不算,当郑宏明把加工出来的蚝干运到广东销售时,客商竟然嫌郑宏明的蚝干腥味重泥沙也多。客商的反应彻底激怒了郑宏明,他放出了一句狂言。

郑宏明:我说很快的,不到一年你要到我们那里去买,不是在岸上买,还要到蚝排那里去买。

按照郑宏明的意思,他就是要坐在家里轻轻松松地将蚝卖出去。郑宏明的这句狂言到底是一时的气话还是真能实现呢?从广东回来后,他一有空就开船出海观察他的养蚝场。发现了问题的所在。

当时,龙门港镇都是用滩涂插养的方式来养蚝,受潮汐的影响太大,一天当中,水泥柱露出水面的时间很短,就算现在用来繁育蚝苗,也要抢在涨潮前完成。

郑宏明:我想她帮我做多点工,但是潮水一涨的时候做也做不了。

记者:没办法?

郑宏明:是啊。

记者:那你也得付给她一天工钱?

郑宏明:做一个小时也一天工钱,做两个小时也是一天工钱。

胡顺喜(渔民):我打湿脚就是做半个小时好,一个小时好,五个小时好,就是说潮水的问题,反正就80块。

记者:那你今天脚已经打湿了?

胡顺喜(渔民):打湿了,我已经80块捅到荷包里去了。

潮水涨上来后,这些水泥柱都将淹没在3米深的海水以下。郑宏明开出一天的工钱,却只能做三分之一的活。人工成本高不说,更糟糕的是,郑宏明发现水泥柱密集的养殖方法还会影响到蚝的生长。

郑宏明:有些是五世同堂。我找一根给你看。

记者:五世同堂什么意思?

郑宏明:一大一小参差不一,像这样这么大,还有一个夹在中间,这么小,长不大太小了。

记者:这个就长不大了?

郑宏明:比如说它是一起孵苗上去的,这个就变的很大,这个就没有生长的空间,压住它这里。

记者:被挤死了是吧这个蚝?

这种养蚝方式在钦州历史久远,从来没人能改变得了,郑宏明又有什么办法呢?然而,4年时间之后的1997年,郑宏明却找到了一种很简便的养殖方法,只需3分钟就能学会,却能将蚝的产量提高3到4倍,影响到广西,广东,福建等地的养蚝业,甚至文莱和日本的专家都来向他求教。

1997年,自从郑宏明找到了一种号称能改变钦州养蚝业的方法后,他经常到离家35公里外的建材市场买水泥。

杨定新(水泥经销商):一天用了10几吨。我觉得很奇怪,用这么多水泥,做房地产的,用这么多水泥,我不知道他。

蒋福初(渔民):我见他拉水泥,天天都是拉一车一车水泥回来,我跟他说虾哥你拉这水泥干什么?

郑宏明的家里不建房子,却一车又一车将水泥拉回家,他的举动让周围的人看不懂了,面对大家的质疑,郑宏明再次口出狂言,宣称要做一件划时代的事情。

郑宏明:划时代的,他不懂什么叫划时代,我说书上说的。

1999年4月的一天,郑宏明在码头再次制造了轰动。这一天,郑宏明邀请了广东、香港的几个客商来龙门港做客,将自己养的蚝运到码头。

蒋福初(渔民):把这个蚝搞成跟一个亮盘一样大,分不出来哪个大哪个小,都是一样的了。

记者:轰动了?

朋友:是啊,我们全部激动起来,老少全部说好啊,他们拍手起来了。

郑宏明:广东人就过来拍我的肩膀,阿明,留这个蚝给我,看见它,其实那广东人他的心情比我还喜欢,他回去可以独占鳌头。

引起轰动的正是他自称为划时代的那个养蚝方法。那一年,他利用这个方法赚到了100多万元利润。一时间,郑宏明成了养蚝业里的新闻人物,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甚至日本和文莱的养蚝专家都前来向他请教。

记者:这个是一个吗?

郑宏明:这个是一对两个的,那个文莱的还有日本的客人来看了很长时间看不懂,没有告诉他。他说你这个蚝怎么会是这样的?怎么会两个两个一起跑到上面去了,我说我要是不教会你,你看几天也看不懂,但是我一教你,你三分钟就可以学会。

郑宏明说,这个看上去很简单的方法,却将蚝的产量从原来的亩产3万斤提高到了9万斤。而且每只蚝大小均匀。一批批的广东客商都开始来钦州求购他的大蚝。价格也比别人的高出许多。

记者:多长时间拉一船啊?

谢兆建(广东客商):多少天拉一船,基本上每一天都要拉。

詹春波(养殖户):比如说他卖35块钱这样,我们就卖20,20来块钱。

短短几年,郑宏明的养殖方法被迅速传开,钦州龙门港的大蚝养殖规模成几何倍数增长。在钦州这片海域,随处可以看到海面上密密麻麻的蚝排。

郑宏明:这几年我们到这边来养,不到三天那些人又跟着出来养,他们那帮人就当警卫一样,反正我去到每一个地方你看,放排那个地方,不出三天又有人去那里放排。

邓良峰(镇长):通过他的技术推广,广东、福建,甚至日本的专家都过来学习,都过来借鉴。

那么,3分钟就能学会的养蚝方法真的有那么神奇吗?带着疑问,记者也现场体验了一次。

记者:那我来试一试?

郑宏明:你来试一下。原来那些人不知道是两个这样的地方,必须要这样,颠头倒尾,你说这个头这个尾你这样。

记者:这样抹?

郑宏明:对,抹多点水泥。

记者:再抹多一点。

郑宏明:好,对了。

记者:然后这样?

郑宏明:这样放。

记者:然后按下去?

郑宏明:做得很好很漂亮。

记者:这样学是马上就能学会?

郑宏明:三分钟就可以教会你。

用水泥将两只7到8公分的蚝粘到一根绳子上,放到海里吊养能给蚝充分的生长空间。将原来的滩涂插养改为蚝排吊养的养殖方法,产量高出了3-4倍。不但如此,在做工时间上,不再受到潮水涨落的影响。

郑宏明:现在做工比较方便,在蚝排上做工一天可以做8-10个小时。

然而,郑宏明没有想到的是,这种让他引以自豪的养蚝法,却在几年后,给钦州的养蚝业带来了麻烦。为解决麻烦,他让小时候的一个生存技能,火遍大江南北。甚至影响了生蚝的销售格局。

2004年,龙门的生蚝大获丰收,郑宏明像往常一样,将蚝干运到广东销售,但这一次,他没有像往年那样幸运。

郑宏明:有时候一个流水上去有4万斤,把那个路都堵住了,还有这么宽的路,这里全部是放满了。那个时候压力很大的,早上时候很想有人过来,哪怕是开秤卖一斤也好。

那几年,大家主要是加工蚝干销售,而各地采用郑宏明的吊养方法后,蚝的产量迅速提高,原有市场开始出现饱和的迹象。郑宏明的蚝干销售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他觉得,必须扩宽销售渠道来改变这个状况。

郑宏明:那时候想起打仗的时候要开辟第二战场,单单是卖蚝干,受那个市场的空间影响,必须要改变那个蚝,多条销路,多种渠道销出去。

2004年的夏天,他在广东销售蚝干,看到有人摆摊烧烤,那时候的烧烤摊,烤的都是牛肉、鸡爪、鸭爪之类的东西,没有人烤海鲜。郑宏明眼前一亮,想起了小时候在海边烤生蚝的情景。

郑宏明:小时候我们经常在这里觅蚝,觅蚝那时候肚子饿,饿的时候,做一个东西烧火,比如说像这样,找那个石板放在上面这里,打开像这样的蚝放下去在这里烤,烧热这里,把柴火拿来烤,烤一会,10多20分钟那个蚝就熟了,大家就撕开来吃了,很好吃的。

如果能让烧烤摊也烤生蚝,那么销售的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在第二次去广东时,郑宏明顺便带了一些鲜蚝过去。让烧烤摊试着烤来卖,试销的结果让他很兴奋。

郑宏明:当时我算了一下,当时我们那个地方卖了是多少钱,大概是一毛多钱,两毛钱一个,他这里卖2块5,我知道那个利润空间是很大的。

郑宏明急忙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原先合作的几个广东经销商,让他们去推广烤生蚝的做法,以此带动鲜蚝的销售。由于烤生蚝操作简单,口味也不错,很快就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郑进冲(广东烧烤摊主):一般烤这个是湛江人烤的,外地人他都不懂开,又不懂怎么个烤。

记者:那你像北京还有很多地方呢?

郑进冲(广东烧烤摊主):是,那都是湛江本地的师傅到那边去烤。

记者:从哪一年开始最好卖?

彭琛(广东烧烤摊主):从06开始就很好卖了,平时少的时候可以烤三四百斤,逢年过节热闹的时候一千斤都有。

从这一年起,烤生蚝从广东流行到了全国,鲜蚝变成了市场上的紧俏货,仅广东湛江市这样的一个档口,一天就有50多万斤鲜蚝销往北京上海等城市。

陈小娟(广东经销商):这几年那个销路比较好一点,因为这几年人家烧烤用的。以前最多一天都卖了一万多斤,几千斤都有,现在卖了几万斤,十多万斤都有的。

郑宏明:现在做了烧烤的时候,一天就10车,一车它最少有4万斤,10车就40万啊。每天最少都有几十万斤出去,翻天覆地的变化。好像毛主席说的,待到山花烂漫时,他在丛中笑。

郑宏明的这次尝试改变了生蚝的销售格局,烤生蚝的推广,使鲜蚝的销售几乎占据了全国生蚝产量的一半,这给他带来了又一笔新的财富。

2011年6月8日,在派人去广东市场火力侦察的第二天,北村的詹春波就来找到郑宏明,让他对自己的蚝做市场评估。

郑宏明:挑一下,按照那个比例算一下这个。

记者:这个现在卖什么价格?

郑宏明:卖42元这样,广东市场,这个可能价格高一点,这个可以卖90多元。

因为多了鲜蚝的销售,市场的情况比以前要复杂得多,每年,龙门港镇的养殖户都会来找郑宏明,帮着估算一下他们的蚝是卖蚝干合算还是卖鲜蚝合算,郑宏明根据火力侦察后传回来的消息,给他们一个好的建议,这个方法能够保证他们养的蚝不亏本。

詹春波(养殖户):基本上一年一年的蚝不同,都要过来问他一下,叫虾哥帮打这个数出来,帮算一下,一般都要他算。

郑宏明:他们说,跟着虾哥等于紧跟坦克尾了,很保险的,没事他说,他到哪里我们就到哪里去,他买什么价格我们就买什么价格。

如今的郑宏明已经是当地养蚝业的领军人物,但是他还是有很强的危机感,尤其是在生蚝收获高峰期,一天才睡一两个小时,他说,慢一分钟都会被淘汰。

记者:你什么时候开始享受生活?

郑宏明:我天天都在享受生活,但是我生命不息冲锋不止。

编导:周勇藻卜实

摄像:刘杰

协助拍摄:中共钦州市钦南区委宣传部

——本文由中央电视台七套《致富经》栏目提供

CCTV-7《致富经》栏目播出时间:

首播:每周一至周五21:17-21:47

重播:每周一至周五13:42-14:12

财富无处不在,行动成就梦想!《致富经》栏目敬请您的关注!

原文:新闻 > 创业故事:[致富经]郑宏明养生蚝年赚百万

网址://m.mfservicos.com/yzzz/20104094.html

 
上一篇:陶瓷大王石礼煌:三个月赚了800万
下一篇:[致富经]苏克非巧卖石头盆景瀑布赚钱过亿
扩展阅读:

[创业故事]人间四月芳菲,黄花风铃木盛开。4月2日,简阳市射洪坝街道举行黄花风铃木赏花活动,盛开的黄花风铃木婀娜多姿、随风摇曳,吸引游人如织。 记者细一打听,这些黄花风铃木是四川花畔里...

[创业故事]阳春三月,泸州市江阳区弥陀镇白马村九组潘俊铭的花卉园生机盎然。近几年,盆花产业竞争激烈,但潘俊铭的盆花卖得风生水起,这两年每年都要卖3000多盆鲜花,实现纯利达50万元。 回乡...

[创业故事]从农村到城市,再从城市到农村,李永生带着对三农事业的热爱和实现抱负的决心,回归家乡的热土,在他的努力和带动下,那个曾经落后贫穷的地方,迎来了一次重生,而他也从一个农村小青年,成...

[创业故事]11月27日,笔者在泸州市纳溪区白节镇来龙村一组水牛养殖大户杨宗泽的养殖场里看到,10多头水牛都是架子牛,大的近1000斤,小的600斤左右。正在给水牛喂草料的杨宗泽高兴地说:“...

[创业故事]“2020年初我购买的15头架子牛,利用酒糟进行短期4个月育肥,育肥一批卖一批,再购进一批,每头售价在1.5万元左右,买牛和养殖成本除外,一头要赚3000元。2020年我养殖3批共45头,要...

[创业故事]在兴文县大河苗族乡落白亮村,有一位95后小伙郑元满自主创业种植香桂,实现年收入30余万元,带动乡亲增收致富。 笔者近日在落白亮村看到,道路两旁绿油油的香桂树在风中摇曳,一股清...

[创业故事]“再有半个月,这茬灵芝就全部破土而出,到7月就可以采摘了。”6月7日,强力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80后经理陈力在种植大棚内,向记者分享他的劳动成果,“灵芝采摘期从7...

[创业故事]“种蓝莓虽然投入大、时间长,但只要不怕辛苦,自己送到城里销售,获得的回报真的不一样,我的蓝莓自己销售就比批发给商贩每公斤要多卖20元。”6月14日,在泸州市江阳区方...

[创业故事]泰安人刘斌今年初应聘到曲阜的一个小山村卖鱼,自此月入万元不再是梦。 刘斌卖鱼不进市场,而是通过手机直播平台与网友在线赏鱼、拍(卖)鱼,每单可提成10个点。在曲阜市吴村镇...

[创业故事]你在上海一家大酒店,夹起一片烤鸭,用一张小小的薄饼卷起来吃得满口生香。那张筋道的薄饼就有可能来自巨野县一家名叫“上谷佳”的食品加工厂。这家小小的食品加工厂...

整站推荐:
致富要有的“三只眼”
眼光,是人们对事物性质的判断,对事件发展前景的预测。一个人的眼光如何,往往决定着事业的...
未来农村什么人最赚钱?在农村只有这5种人将最赚钱!
种植养殖都是赚辛苦钱,干什么赚钱,种玉米、种水稻、种蔬菜、种果树、搞养殖?都不是。什...
未来十年,有机农业原来有这么多赚钱机会!
2017年7月,中央深改小组第37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
养猪不赚钱?换个品种,年赚百万
近些年猪肉价格持续起伏变换,养殖户常常的苦不堪言,许多养殖户不得不另觅出路。下面具体...
在农村做这十个项目,又有补贴又能赚钱
近几年农村出台了很多好政策,国家更是积极扶持农业政策,支持农业向资源节约、高效生态转...
这10种最实在的赚钱办法教给你,农民要看看
赚钱是我们每个人的想要的,这10种最实在的赚钱办法教给你,农民要看看! 1、田园欢乐谷田园...
同类推荐
水果 蔬菜 种树 养猪 种树种植技术 养牛 水产 农作物 养鸡 养猪养殖技术
相关分类
水果蔬菜种树养猪种树种植技术养牛水产农作物养鸡养猪养殖技术养羊药材蔬菜种植技术农作物种植技术养牛养殖技术水产养殖技术养鸡养殖技术特种养殖兔子泥鳅养羊养殖技术黄鳝药材价格行情养兔奶牛菊花蝎子蔬菜价格行情杜鹃花水果种植技术蚯蚓蜜蜂君子兰鹌鹑蘑菇竹鼠鸭子狐狸养猪价格行情苹果栀子花蝴蝶兰养鸭特种养殖技术鸵鸟养猪猪病防冶土元龙虾梅花鹿茶花月季花水蛭养鹅水貂农作物价格行情野猪牛蛙豪猪玉米孔雀鸡蛋发财树奶牛养殖技术桂花甲鱼蜈蚣兰花水产养殖行情火鸡葡萄绿萝养蜂刺猬药材种植技术黄粉虫养蛇茶叶肉鸡小麦山鸡大闸蟹水产养殖视频水果新闻资讯长毛兔獭兔向日葵水稻虎皮兰吊兰肉狗长寿花梅花养牛疾病防治螃蟹养鸡价格行情辣椒水果价格行情